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 《教養的迷思》📚

🧬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點🧬

我們對小玫瑰的課業成就並不擔心,他是我和我家玫瑰花生的孩子,不會差到哪去的。遺傳決定了很多事情,在後天教養上,家長能做得並不多。而對他真正有影響的同儕團體,我們也在我們能力範圍內選了我們認為對他最好的。再來就放輕鬆,開開心心地一起過日子吧!他七歲了,我看他還是有粉紅泡泡,雖然偶爾會想念嫩嬰時期的可愛,但現在又是另一種不同程度的可愛😍。我常常覺得,生到他,有他成為我們的家人真好!🥰

💡那些支持我們育兒策略的證據💡

我們養小孩多數時候是憑著直覺來做決定,但我從這兩本書當中找到了相當多支持我們決策的證據。(儘管書中幾處都有明顯的錯誤我想是翻譯的緣故)

有部份我寫在前一篇心得當中了,但這篇主要整理引用的部份和講的更詳細一些,有📌的是書中引用。

🎒#選擇學校🎒

選校的重要性在於你是幫小孩選擇他的同學、他社會認同的同儕團體,而他的社會化會在同儕團體中完成。擇校的重點在於你會希望小孩的同儕,多數都是來自和你價值觀相近的家庭。

📌我認為文化正常的傳遞方式就是這樣:
從父母的同儕團體到孩子的同儕團體,不是從父母到子女而是從團體到團體一一從父母的團體到子女的團體。—— 《教養的迷思》

📌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上私立學校的孩子功課會比較好的原因了。這些學校的孩子背景都很相似,他們的父母都很看重教育,願意花很多錢在他們的教育上。如果你把幾個需要靠獎學金才能唸得起書的窮人家孩子編到這種學校去,他們會採取他們同學的態度和行為,他們也會採用同學的文化。—— 《教養的迷思》

📌 假如是我的話,我寧可讓孩子被同學排斥,也要送他去上最好的學校——一個擁有聰明用功的學生,一個沒有人會因為你愛讀書或拿 A 而取笑你的學校。—— 《教養的迷思》

📌 而事實上,你並不需要這麼戲劇化就可以影響你孩子的生活,你只要搬到一個不同的住宅區,或選擇一個不同的學校,你就可以改變孩子一生要走的路。聽起來很嚇人,不是嗎?尤其是你不知道你的決定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時。

整體而言,孩子在聰明孩子多的班上學到的東西會比較多,在犯罪率低的社區中也比較不會惹事生非;但是一個智力在中等以下的孩子如果所讀學校的同學都是中上智力程度的話,比較會被同儕排斥。一個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處在一個大家都很有錢的地方會覺得不自在。—— 《教養的迷思》

📌 這個例子顯示出,當同樣理念的父母聚在一起時,他們的力量有多大;他們可以改變一個孩子。這個方法在社會化的其他層面也有同樣的功效。阿米人(Amish)和胡特爾社群不准孩子上外面的學校,只能上他們自己的學校,以免被主流文化所同化。

一般的美國父母在決定住哪個社區、送孩子上哪所學校時,做的也是同樣的事,只是沒有這麼戲劇化而已。 ——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求知態度的不同會有很嚴重影響。花在做功課或是讀課外書、去博物館或作化學實驗的時間,可以增加孩子的智慧。一個喜歡做這些事或認為做這些事是重要的孩子,他們的智商以後會比看不起做這些事的孩子高。

有些社區或次文化對學術成就有正向的態度。在虛構的沃伯崗湖小鎮(Lake Wobegon)中,每個人都認同勤勞的價值觀,沒有人取笑好學生,所有的孩子都是中上之資。——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 芬蘭十一二歲的孩子與他們的班上同學在抽菸、喝酒和宗教上相似。研究人員下結論說,他們的結果「反映出社區、鄰區和學校這些對孩子行為發展有直接因果影響的地區所帶來的差異。—— 《教養的迷思》


🀄️#關於中文能力🀄️

小玫瑰雖然可以和我全中文對話,但他不能只和我說中文,他需要在除了我以外的地方也能有機會使用他的中文才行。並且最好能是他的同儕團體。這些努力很不容易也未必會成功,但我盡力而為。

我目前採取的幾個方法是:

✔️一週兩次中文一對一線上家教,目標是盡可能跟上台灣的同年級小學生進度。

✔️除了家教和作業,我每天另外用字卡幫他複習生字,睡前也會共讀中文書。

✔️盡可能一年回台一次並且讓他去上學或是去夏令營和同齡小孩互動,有說中文的同伴真的很重要!

✔️倫敦現在也有中文營隊了,沒有回台灣的假日我也會考慮這些營隊。

📌許多移民的後代常常忘記如何說父母的語言,除非他們在家庭之外有機會用到。——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假如移民父母強迫孩子以他們的母語來回答,小孩可能會照辦,但是他們用母語溝通的能力只停留在小孩的階段,而他們跟外界溝通的語文能力則一直增加。—— 《教養的迷思》

📌下面是一個年輕的華裔美人,她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她進了哈佛大學唸書:

我從來沒有跟我的父母討論文學或哲學,我們談的是身體健康、天氣、晚報—一全用廣東話說,因為他們不會說英文。當我在哈佛的時候,我跟我的父母沒有話講,因為我完全沒有廣東話的詞彙來描述我在哈佛的主修課上課情形。—— 《教養的迷思》


🍀#如何幫助孩子社會化🍀

👉從眾:以下文字是我幾年前對於萬聖節扮裝寫過的看法,但即使不是萬聖節同樣適用。當時我只是憑著直覺這樣做,但現在我有更多證據來支持我的作法。

🎃關於萬聖節扮裝我的想法是1.從眾2.不造成照顧者壓力

1.從眾:指的是小朋友這年紀開始有同儕影響,他會想要跟他學校的朋友們一樣,所以我們會配合學校活動,海盜日扮海盜、萬聖節做萬聖節打扮、書日打扮成書中主角、睡衣日穿睡衣等等。

我不希望他在托兒所是落單的那個,同理,夏天時托兒所會寫信來問家長說天氣熱他們打算給冰棒,如果你不想要小孩吃冰棒請跟他們說。類似的情況我都不會堅持小孩的飲食要和大家不同。他沒有食物過敏,我會希望他和大家吃得一樣而不是只能看別的小朋友吃冰棒。就和口罩議題相同,我不會堅持他一定要戴口罩去上學當唯一那個,如果他是自願特立獨行自願承擔同儕壓力那沒什麼好說的。但我不希望是來自家長的堅持導致承擔同儕壓力的是小孩。
 

📌父母無法防止他們的孩子不被同儕團體做負面的「角色指定」,但是他們可以減少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

他們對孩子的外表可以有些控制權,讓孩子看起來很正常、很有吸引力,因為外表還是有些影響的。

所謂「正常」,指的是給小孩子穿別的孩子也會穿的衣服;所謂「吸引力」,指的是帶那些臉上長滿青春痘的孩子去看皮膚科醫生,帶那些牙齒不整齊的孩子去看牙齒矯正的醫生,或是假如你的財力允許,或保險公司願意償付的話,帶那些臉型不正常的孩子去做整型手術。

孩子不希望跟別人不一樣。因為在團體中,跟人家不一樣不是一種美德,甚至如果你為孩子取了一個奇怪的或很土的名字,都會害了他。 —— 《教養的迷思》


👦🏻#男孩和女孩👧🏻

現實上,高的男孩和美麗的女孩比較受歡迎。不論是孩子的團體或是成人的社會都是被證實的。對於不同性別的孩子,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幫助他們。

👦🏻身高多數取決於遺傳,我自己的身高已經註定,我選擇的孩子的爸身高也是固定的,這部份沒有什麼可改進的空間。

但我們可以讓小孩擁有充足的睡眠、足量運動和健康飲食來幫助他。如果是夏天出生的男孩,可以考慮申請延後入學,讓他在同年級中是年齡較大的孩子,多一些成長的時間。

📌孩子上學後,年齡相仿的學生團體成員絕大部分都沒有血緣關係,而比較高壯的那些通常會有比較高的地位,尤其在男生的團體中。——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但是在人類中(即使是男生),注意力結構不同於統御階層。在注意力結構中位階最高的孩子,並不一定身材最高大或最有攻擊性。他可能是最會組織、最會出點子的人,或是最會想出有趣的遊戲並說服大家去玩的人。一個不是處於統御階層頂端的孩子,在團體中也可以擁有很高的地位。人類的地位是複雜的,牽涉到許多向度。——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他們的結論是,老闆付高薪並不是因為員工的身高較高,而是某種有關青春期的身高較高、對運動很在行,並會持續到成年期的東西。那會是什麼呢?——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早熟孩子的「自我接受度」(self-acceptance)得分較高;相反地,晚熟的孩子很渴望給人留下好印象、緊張、不停地說話,出現了瓊斯形容為「尋求他人注意力」的行為。身材矮小的孩子常被高大的同學欺負;其他的研究者發現,這些孩子的心智問題比其他孩子多。——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女孩的身高和她在團體中的地位無關,但美麗會。如果我有女兒的話,除了希望她生漂亮一點,家長可以留意女兒不要過重,照顧好她的頭髮、牙齒、皮膚,乾乾淨淨、整整齊齊不會錯到哪去。至於整型手術就不是必要,因為通常要到成年後才能進行,而這時理論上人格已經成熟了。
 

📌在童年期和青春期,長得好看的女孩在同儕中有較高的地位。事實上,女孩子長得好看的效應就跟男生長得高壯一樣。——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長得漂亮的人在嬰兒期、童年和成人期都會得到比較好的待遇。父母、老師、同儕、老闆都會比較注意、比較重視他們,這表示大家相當一致地知道誰好看、誰不好看。——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我的玫瑰花讀書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