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 《教養的迷思》📚

🧬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點🧬

我們對小玫瑰的課業成就並不擔心,他是我和我家玫瑰花生的孩子,不會差到哪去的。遺傳決定了很多事情,在後天教養上,家長能做得並不多。而對他真正有影響的同儕團體,我們也在我們能力範圍內選了我們認為對他最好的。再來就放輕鬆,開開心心地一起過日子吧!他七歲了,我看他還是有粉紅泡泡,雖然偶爾會想念嫩嬰時期的可愛,但現在又是另一種不同程度的可愛😍。我常常覺得,生到他,有他成為我們的家人真好!🥰

💡那些支持我們育兒策略的證據💡

我們養小孩多數時候是憑著直覺來做決定,但我從這兩本書當中找到了相當多支持我們決策的證據。(儘管書中幾處都有明顯的錯誤我想是翻譯的緣故)

有部份我寫在前一篇心得當中了,但這篇主要整理引用的部份和講的更詳細一些,有📌的是書中引用。

🎒#選擇學校🎒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我對如何養小孩的終極解答🧬

 這篇在FB一直被砍超煩,直接貼部落格

這篇很長,而且是我個人對於幾本書的綜合想法,不是單一的讀書心得。

《教養的迷思》書中主要的理論是父母的教養對小孩的社會化幾乎沒有影響,孩子的社會化透過同儕團體完成。小孩子習得同儕的語言和文化,而非父母的,這點可以從移民後代的小孩身上看出來。而小孩和父母的互動,就只是家庭中的互動,不代表小孩和社會團體的互動。

我自己把它整理成示意圖:

➡️ 人類是會在不同的環境、不同人面前表現不同的自我的。

可以把它想像成兩個相連的房間(如圖)

❤️第一個房間是我們的私人關係,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將來長大和伴侶小孩所建立的關係。創傷對這個房間的影響大於另一個房間。
而這個房間的風格、成型取決於我們的遺傳和家庭環境。

🧑‍🧑‍🧒‍🧒而第二個房間是我們的社會自我,也叫做公眾人格或成人人格
這個房間《教養的迷思》作者認為最早三歲起,小孩就開始受到同儕環境的影響了。小孩是透過其他小孩形成團體認同,他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孩子而非大人。
這個房間的成型,取決於我們的遺傳和社會團體、同儕環境而非家庭的教養。

在我們成人之後,和多數人的來往、或是職業、工作,展示的都是這個社會自我的人格,也就是你在公眾面前表現出來的樣子。

疫情時有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當伴侶都開始在家工作時,很多人都"第一次認識"到了伴侶的另一面,我們的私人人格(第一個房間)是常常和社會人格(第二個房間)不同的。